English

从“下乡上山”到“名牌覆盖”

1999-12-06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崔志坚 我有话说

“有人就穿鞋,关键是工作”,“干好产品质量就是最大的积德行善”,墙上精致的标语牌体现着双星的企业精神,着装统一的工人在机器旁紧张地工作着,双星鞋沿着生产线涌入包装车间。忙碌景象让人很难想象出,三十多天前这里的车间设备还蒙着一层厚厚的灰尘。1999年9月9日,“双星中原鞋业有限公司”在河南省汝南县开业,成为双星集团深圳、浦田、成都、张家口四个鞋业分公司之后的又一个跨地区制鞋企业,为双星挺进中原,实施名牌覆盖战略拉开新的一幕。

鞋业是微利产业,如果不大规模生产,就无法抵御市场风险。双星通过“下乡”、“上山”拓展了产业规模。八十年代,双星先是把老产品扩散到青岛市郊县,通过联营、租赁等方式,在青岛开发区建成了五大鞋厂、一批辅助工厂,在青岛城外建成了第一座鞋城;之后在即墨脱颖而出的第二座鞋城,成为双星高档产品的生产和科技开发中心;九十年代,又在沂蒙山区建成了鲁中公司和双星瀚海股份有限公司。

不仅如此,实力雄厚的双星还“腾笼换鸟”,积极发展第三产业。1997年6月11日,最后一双标有“青岛贵州路五号制造”的双星鞋走下生产线,告别了长达76年的制鞋历史。双星利用这一黄金地段积极发展娱乐、旅游、餐饮、商业等产业。昔日的制鞋工业区,如今已成为青岛市的繁华商业区及旅游区。

双星集团总裁汪海对于双星的发展道路这样解释道:“没有‘下乡上山’,双星早晚会陷入被动,也不会有骄人的业绩,更重要的是,‘名牌覆盖’战略不是‘下乡上山’的简单重复,‘下乡上山’可称为企业有形资产运作,通过这种形式,双星在较短的时间内,以国有资产吸引、带动和运营各种资产,优化产品结构,调整了产业结构。‘名牌覆盖’是一种大开发、大生产、大市场的新型运作方式,企业从此由原来的被动竞争转向主动竞争,双星也由原来的生产经营型转向经营贸易型,成为国际知名企业。”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